[本网讯]2025年10月15日,化学教研室在 A201召开磨课专项会议。会议由王丽华院长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聚焦 “破解教学难点、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核心目标,通过课程分享与集体点评,明确教学优化方向,为后续教学工作夯实基础。
会议伊始,王丽华院长结合化学学科特性强调磨课重要性。她指出,化学学科兼具理论抽象性与实验实践性,教学中常面临知识点难理解、理论与实践衔接难等问题。“磨课不是简单的备课升级,而是要深挖教学逻辑、优化授课方法,真正站在学生视角解决‘听不懂、用不上’的痛点。” 王院长表示,需以 “以学生为中心” 理念为指引,鼓励教师在交流中互学互鉴,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授课指导环节成为会议核心亮点,教师们结合课程实际积极分享,碰撞教学思路。苏柯老师对其所授《波谱分析》课程,介绍其创新教学设计:以 “新型抗菌药物分子结构鉴定” 案例开篇引课,快速激发学生兴趣;采用 “理论讲解+案例分析” 模式,通过演示参数调整对谱图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原理;同时融入我国波谱仪器国产化案例,潜移默化渗透课程思政;板书则以思维导图形式梳理核心知识点,清晰直观。针对这一设计,王院长提出优化建议,强调需进一步强化课堂互动,杜绝 “满堂灌”,让学生更深度参与教学过程。
随后,李艾老师分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她以 “化学专业三大职业方向” 为框架,精选科研、化工质控、环境检测三类典型岗位,通过播放从业者访谈视频,生动展示真实工作场景;并设计 “职业角色模拟” 环节,让学生分组解决岗位实际问题,助力学生明确职业定位与能力需求,获得在场教师认可。
张文彬老师则聚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详解实践教学优化方案。他提出建立 “预习抽查+实验前提问” 双重机制,确保学生提前掌握实验要点;针对实验仪器教学,采用 “教师示范+学生实操+错误警示” 三步法,规范操作流程;要求学生以 “原始数据记录+误差标注” 形式留存实验资料,培养严谨科研态度;同时系统梳理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强化安全教学。参会教师围绕该方案补充建议,提出可在预习阶段增设实验仪器操作视频学习环节,帮助学生提前熟悉操作,进一步提升实验课堂效率。
会议尾声,王丽华院长作总结发言。她要求全体教师结合会议分享的经验与建议,针对性优化教学设计,切实将磨课成果转化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会议内容务实、实操性强,为教学优化提供清晰思路,后续将积极借鉴经验,精进教学方法,全力打造优质化学课堂。

图/文:赵文慧
一审一校:何红艳
二审二校:廖光萍
终审:余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