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学院成功举办《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进展以及下步工作方向》学术讲座

【本网讯】2024102314:30,资源与环境学院于实验楼A315举办《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进展以及下步工作方向》学术讲座。讲座由地理科学教研室教师、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邱余波主讲。邱余波以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进展为主要讲解内容,同时从新疆的地质背景、铀矿勘查与开采、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丰富的拓展。

铀矿是一种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能源资源。过去,砂岩型铀矿由于品位较低,尽管规模较大,但一直未受到重视。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的铀矿勘查发生了由硬岩型到砂岩型的重大转型,先后建立了伊犁盆地、吐哈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大型砂岩型铀矿基地。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是我国引进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理论、付诸实践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前沿阵地。铀矿是国家战略性资源,被称为核工业发展的“粮食”,铀是核工业重要原料之一,推动了我国核工业的蓬勃发展,建立了坚不可摧的国家防御力量。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关键一环,铀矿勘查与开采不仅见证了中国核能事业的崛起与壮大,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铀矿山一般地处偏远,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借此邱余波博士勉励学生从铀矿冶人汲取了赓续奋进的力量,珍惜大学时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前行道路。


图文:卜艺萍、蒋文墙

编辑:胡尧

审核:廖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