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以心为田培育莘莘学子,教书育人展现园丁风貌。9月28日-3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的主题为“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地理实践力,推进研学旅行”研讨会暨2018年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交流活动于新疆乌鲁木齐隆重举办。全国地理科学相关的76所本科院校的专业人才雄踞祖国西北,开展2018年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竞赛与交流。我校地理教研室受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邀请,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由地理教研室主任胡尧副教授、崔娜娜老师带队,选拔曹婕、唐华二位同学赴新疆师范大学参赛。

9月28日上午10点,我校地理科学代表队抵疆,随即前往新疆师范大学报到、参加开幕式典礼并抽签。赛前,胡尧、崔娜娜对参赛的两位选手进行有关教姿、教法等方面的系统指导,并叮嘱她们放松心情,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次日的比赛。9月29日下午,参赛选手唐华别具一格的采用人物旅行的活动方案来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非洲自然景观变化来分析南北方热量差异,得出自然景观由热带雨林向热带草原到热带荒漠,再到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依次更替,从而总结到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到高纬度逐渐递减的重要结论。在此基础上扩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地理认知水平,掌握“纬度不同,热量不同,全球气候分布呈现一定规律,因而自然带分布也有一定规律”的基本知识,教学过程中唐华凭借自身诙谐幽默的教学风格,使课堂妙趣横生,精彩无限。参赛选手曹婕以中华饮食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从而展开新课《综合实例分析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的讲解。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图,来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对未来学习其他农业地域类型打下坚定基础。同时,她还积极引导学生概括季风水田农业分布的地形区,注重培养学生构建地理空间结构体系。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自然区位因素的气候因素中,她充分采用问题引导法,图表分析法等相关教法生动形象地启发学生思考,为建立开放性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看齐。在教学过程中,她还将受教育者分为2组,对问题进行探究合作,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做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比赛过程中,两位选手准备充分,沉着应战,她们教学目标清晰明确,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教学方法独特新颖,展示出了我校师范生的别样风采。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她们巧妙、合理地设计问答形式,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生动鲜活地将抽象、生硬的理论知识演绎得妙趣横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且张弛有度,还原了素质型教学课堂的本来场景。在答辩环节,面对评委老师尖锐的提问,两位选手更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机智应变,将自己的观点完美阐释,巧妙的回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根据赛会文件精神,本次比赛中全国有关地理科学研究的76所高等院校只有70%的获奖概率,最终学院参赛选手曹婕、唐华过关斩将,奋力向前,分别获得“2018年全国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示范课、”“2018年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交流展示课”的殊荣。同时,我校代表队作为唯一地理专业专科层次参赛,获得如此殊荣实属不易!

参赛选手在比赛中以流畅的表达,生动有趣的语言,规范整齐的板书,大方得体的仪态充分彰显出我校学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底以及洋溢着朝气与热情的青春风采,他们出色的表现令评委老师赞叹不已。在此次比赛中,两位选手展示出了较高的现场教学能力和较强的运用现代设备教学的技能,不仅全方位展示了我校师范生的能力与水平,而且提升了我校在全国高校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学生记者:毛国帅 曹婕
编辑:胡尧
编审:杨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