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药物自古以来以因其独特而神奇的功效被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由于人们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盲从迷信,甚至对其赋予神话色彩。因此,人们对它既是可敬又是可畏。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我系邀请到任朝琴老师于5月31日在218教室为同学们做“民族药物简介”的专题讲座。
任朝琴,西南民大硕士,在研究生期间从事于民族药物的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有多篇关于药物的论文发表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时珍国医国药》等处。毕业后,在我系任教,从事于《天然药物化学》、《有机波谱分析》、《有机化学》等科目的教学。
任老师针对民族药物与传统药物的区别,做了详细的对比。从药物的概念、药效、提取以及和其他医学之间的关联做了详细阐述。让同学们对中医学、印度医学和阿拉伯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从民族药物的学术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出发,剖析每一领域的重要性。民族药物主要有植物、动物及矿石,任老师一一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药物。并且罗列了一些民族的医学典籍:如藏族的《月王药诊》、《四部医典》回族的《海药本草》、《医典》等。最后列举了一些民族药物的神奇功效:如灯盏细辛用于感冒头痛,牙痛,胃痛,风湿疼痛,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瘫痪,骨髓炎。红景天具有脑缺氧、抗疲劳、、清肺止咳、化淤消肿、解热退烧、滋补元气等功效外用治跌打损伤等。
最后任老师谈到了民族药物的发展历史及其近况,原来民族药物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国外才刚起步,大有发展前景。激发了对民族药物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矫正了他们对民族药物的认识。讲座结束后,任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解决了部分同学心中的疑惑。在某种程度上也矫正了他们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