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之系列报道之二

【本网讯】2013年7月10日,我院学子进行暑期三下乡活动。晚上6:30,小雨淅淅沥沥,同学们在仙鹤社区的广场上跳起了锅庄,村民们积极参与,对锅庄舞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希望明天继续此项活动。他们的喜爱使我们对此次活动的开展的到了极大地鼓舞,我们也希望将这个阿师专特有的藏羌舞蹈传扬出去,让这个民族文化被更多的人接受。

7月12日早上9:00天气终于不再阴雨绵绵,生化系与电信系的志愿者早早起床,准备参观道教的发源地——鹤鸣山道源圣城。居住于两地的两队碰面后三五成群地讨论各队开展的活动内容与达成的效果。同学们的高兴溢于言表,兴奋异常,一路上高歌不断,笑语言言。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来到道源圣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树干,青翠的绿叶,干净的道路。往内走,一路上是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林木繁茂。景区内松柏成林,苍翠欲滴,山涧溪流,泠然有声,是著名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其间坐落着许多殿宇:祖天师殿、三官殿、文昌殿、雲祖殿、老君殿等等,各个殿宇屋顶长满草、树,仙风道骨的神秘之感骤现,非但不显荒凉,反而更显灵气。同学们纷纷叹为观止,拍照留影。参观了道观风景,品味了道家文化,同学们感触颇深。

下午2:00志愿者们来到仙鹤社区,在村主任、团县委的带领下,来到遭受洪灾的村民家中,帮他们搬运沙石,以堵住门槛,防止下一次洪水来袭,整理洪灾现场,帮忙打扫内务。同学们积极肯干,不怕苦,不怕累,争着抢做搬运重担的任务。村民们一遍一遍地感谢政府的关心,感谢同字们的辛苦劳作,夸奖同学们热情好心。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互助的温情。

晚上6:30志愿者们再次聚集在广场上组织村民们跳锅庄,在同学们居住于新民村这最后一晚的舞蹈上,村民们表现地分外积极,主动加入,广场上舞动的全是灵活身影,无形中给了我们极大地鼓励。接着村民们热心地教予我们他们的舞蹈,从舞步至动作,一遍又一遍,热闹,愉悦,说不出的欢笑与开心。这一晚是欢快的一夜。

时间过得很快,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已接近尾声。7月13日早上9:00我校学生整理行囊,在兴高采烈之时,期待回到思念已久的家乡之余,却也舍不得离开这个仅待了几天的“家”。在这个家里,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在村中留下良好的口碑。活动时间虽然不长,短短数天的相处,却与村民们结成深厚友谊。临别之际,村民们还热情地挽留志愿者们,期待明年继续合作。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尽管活动过程很辛苦,天气闷热,志愿者们兴致盎然,从不叫苦,休息一晚,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地投身到活动中去。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不仅仅进一步提高自身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文化修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此次活动开展了5天,过程中得到当地政府、村民们的大力支持,活动如期的完成,在群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